當代版“洛陽紙貴”——關注書畫用紙漲價系列報道之四
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曹光華訪談
記:據我們所知,此前不久,安徽省文化廳公布了新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您以“宣紙制作技藝”的項目,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這一殊榮對于您的宣紙品牌的發(fā)展有何影響?
曹:安徽涇縣紅星紙廠的邢春榮是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我屬于第二批被認定的。我祖上都是做宣紙的,一代代傳承,到我是第29代。去年文化部非遺司的司長來涇縣考察時,認為我可以直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于是我就參加了申報,很快就批下來了,在今年“世界遺產日”,正式下發(fā)了證書。
現在國家級傳承人每年補助8000元,省級傳承人的補助原來是2000元。作為傳承人,必須要有一個傳承的平臺——作坊或是廠,當單位有什么與遺產本身傳承相關的項目,如開發(fā)新產品、拓展新工藝等等的時候,可以再根據項目本身所需,會有一部分項目資金補助。因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保護的同時,還有發(fā)展的義務,所以對于一些適合創(chuàng)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有創(chuàng)新的任務。
記:我們知道,您所制造的宣紙,就是以您的名字“光華”命名的,那么現在“光華宣紙廠”是什么性質的,你們在經營方面或市場推廣方面是怎么做的?
曹:光華宣紙廠是股份合作性質的,因為一個企業(yè)可以有幾個品牌,現在我們企業(yè)的牌子是兩個,一個是“光華牌”,還有一個“雙鹿牌”!肮馊A牌”是我個人宣紙直銷店——四寶堂所注冊的,也附屬于“光華宣紙工藝品有限公司”,主要是由我來經營。而“雙鹿”這個品牌,是幾個人合股的企業(yè)所生產的宣紙。我們既生產雙鹿牌宣紙,也生產光華牌宣紙,但兩者的質量、工藝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在推廣、經銷方面,我們走的是精品路線,并不做過多宣傳,主要給書畫家用。書畫家認牌子,更認紙的性能與質量。我過去在涇縣小嶺當了多年紅旗宣紙廠的廠長,有一批固定的書畫家客戶,所以我們主要是針對書畫家個人定制業(yè)務。在過去,“紅旗”宣紙在國內占的份額要比紅星大,在完成輕工部計劃的同時,紅旗廠的宣紙是國內銷售的主力,而“紅星”主要側重于出口外銷,國內的份額相對少。在東北、山東等一些北方地區(qū),紅旗宣紙是許多書畫界人士都熟悉的品牌,因此,他們也知道紅旗廠的廠長叫曹光華。后來我獨立經營以后,因為“紅旗”這個品牌是國營企業(yè)的財產,我就注冊了“光華牌”的名號。同樣是我們的產品,“雙鹿牌”就要比“光華牌”便宜,但明顯“光華牌”銷路要好些,還是有一些品牌效應。
記:光華宣紙有哪些特色?就目前常提到的宣紙漲價問題,你們光華宣紙的情況怎么樣?現在光華宣紙的產量如何,出廠大約是維持怎樣的價格?
曹:宣紙不像書畫紙,書畫紙的紙漿是龍須草,是屬于中短纖維。宣紙光是草漿是做不來的,要有50%草漿,50%的皮漿。草漿屬于短纖維,皮漿屬于長纖維,宣紙長短纖維的有機結合,同時還要有比例比配。宣紙主要分三大類。第一個是特凈類,第二個是凈皮類,第三個是棉料類,棉料里面也有不同的比例。還有一種按型分,有薄、有超薄、有厚、有夾兩層和夾三層。從規(guī)格上來講,常規(guī)規(guī)格有四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宣紙的尺寸單數是不正規(guī)的尺寸,比如五尺是六尺裁成的,七尺是八尺裁成的。作為工廠來講,要追求最大效益,造一張三尺的紙和四尺的紙沒有任何區(qū)別,包括工序,用材等都是一樣的,但是賣給客戶那肯定要有所區(qū)別。宣紙漲價,材料資源和人力兩個是主因。80后幾乎沒有人愿意做這個。一些人基于這兩個原因認為現在的宣紙從材料上工藝上都有些縮水,所以很多人開始囤紙。在我看來,不外乎兩種人:一個是書畫家,畫畫的紙適合存放一段時間再用;第二種情況,有人把藏紙作為一種投資手段。從目前來講,我們宣紙每年都會有20%到25%的提價,本身陳紙就比新紙賣得貴。我們現在一般都把宣紙存放年份,分為3到5年、5到10年、15年到20年這樣幾個時間層次,按照宣紙存放年限分檔次,價格是逐漸提高的,F在存放5年的紙價格,比現在出廠的紙的價格可能翻一倍,存放5到10年的翻兩倍,20年前的宣紙價格,可能是剛出廠的宣紙價格的3到4倍。光華宣紙現在一年大約賣5000——10000刀左右,但出廠價、批發(fā)價、零售價都比較固定。我的出廠價一般在480元左右,批發(fā)價在500元左右,到市場上有的要600元左右。